☆、封侯萬裏(2)
關燈
小
中
大
西域吏民的苦留,也確有道理,二哥尚未歸漢,疏勒便有兩座城池重新歸降了龜茲。想那龜茲國,只是狐假虎威,已有如此威勢,幾十年來,西域三十六國該是如何的談匈奴色變啊!
不過再如何厲害,也擋不住二哥的所向披靡。淚水奪眶而出,我的一生,曾為父親,為丈夫,為子女,流過許多的眼淚,只有這一次的淚水,是裹挾著難以形容的喜悅與驕傲的。
二哥留在西域,繼續他立功沙場的征程。幾年之後,二哥向肅宗上了一道奏章,提到“若得龜茲,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”的見解,又提到西域“莫不向化,大小欣欣”。
這道奏折比任何一封家書都讓我更加確信,二哥在西域,尋找到了生命真正的價值和幸福。
一個人最大的幸福,不就是在人生的搏擊中,看著自已的理想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現實嗎?
最重要的是,二哥的幸福不只在事業上,也在家庭中,二嫂在西域又生了一個兒子,取名班勇,雖說是老來得子,二哥卻絲毫不嬌慣他,親自教他打馬射箭。
我讀著二哥的家書,不由微笑,當日父親總責怪二哥不肖,如今二哥,卻是要精心培育這個幼子,讓他子承父業呢。
作為對二哥長年駐守西域的獎賞,朝廷拜二哥為將軍長使,恰逢烏孫侍子歸漢,二哥便派下屬李邑護送烏孫使者,東行入漢。
誰知李邑行至半途,正值龜茲進攻疏勒,大為惶恐,為掩飾自己的怯懦,李邑先向朝廷告發二哥“擁愛妻,抱愛子,安樂外國,無內顧心”,皇帝未信讒言,但是二哥為了向朝廷表明忠心,毅然絕然地遣回了二嫂。
用誣蔑別人的方式保護自己,小人的能量,大約在此,用損傷自己的方式辨明清白,君子的悲哀,大約也在於此。
揀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,我去探望二嫂。
多年不見,二嫂豐姿依舊,只是被迫回京,臉上不禁有幾分憔悴之色。
見了禮,還未落座,二嫂的話便似鍋裏蹦豆般倒了出來。
“平時打仗要多勇武有多勇武,輪到這麽個告密的無恥小人,他那股膽氣也不知跑哪兒了?明明皇上不信李邑之言,才命你二哥決定他的去留。要依著我啊,哼,留在身邊,天天給他小鞋穿,看以後誰還敢做這等沒心肝的事,可你二哥他……”二嫂胸脯起伏,憤憤地道。
我早已知曉二哥寬容李邑,放他回京之事,二哥大將之風,不記舊恨,朝野上下早已傳為佳話,只是這下害得二嫂與二哥相隔萬裏,也難怪二嫂回家多日,仍然餘怒未消。
我婉然笑笑,勸說二嫂道:“此事朝野間早已得知,二哥雖未與二嫂出這口氣,卻因寬宏大量被皇帝和群臣讚嘆不已,二嫂只當自己受些委屈,承全了二哥的賢名吧。”
聽聞二哥賢名播於朝野,二嫂立即轉怒為喜,臉上不禁現了些欣然之色,卻不好意思即刻轉了口風,只瞥了我一眼,得意地笑笑。
我方才進屋時已覺得似有哪裏不妥,此時沈默不語,才始見屋裏只安安靜靜地坐著幾個女孩兒,約摸四五歲,卻不見一個男孩,我心中奇怪,難道班勇才回來便出去玩兒了。
二嫂見我目光流連於幾個孩子身上,嘆了口氣道:“勇兒我沒帶回來,他如今也大了些,留他在他父親身邊,也多多歷練著,比跟著我一個婦人強些……”
二嫂雖如此說,眼眶裏卻早已蓄滿淚水,都是做母親的,我心中湧上一陣難言的酸楚,只還是有些疑惑,因輕撫二嫂之肩,又是好奇又是悲憫,道:“小妹也是做母親的,二嫂有如此心胸,小妹自嘆不如,只是二嫂果真舍得麽?”
二嫂到底是個爽直之人,聽罷偷偷望我一眼,又赧然一笑,道:“我們也是多年姐妹了,我也不瞞你,我沒帶勇兒回來,第一件,確實想他多上進,以後若能子承父業,也算遂了我這份要強的心,想你二哥年輕時,總叫咱們父親嫌他‘子不類父’,做兒子的情何以堪哪!”二嫂攥住我手,眼中淚意更濃,“第二件,我也不怕小姑私心裏覺得我拈酸吃醋,你二哥身邊,如今也有幾個姬妾,雖沒名份,也還算得寵,我這一走,只怕她們更要朝夕相陪,我們雖是多年夫妻,可我這一走,恩愛到底是要淡的,留勇兒在他身邊,也是時時提醒他看在兒女面上,別忘記夫妻的情分。”
我心中一震,百感交集。匪我思存的愛情,即便有,也是鳳毛麟角。若在以前,只怕我難免站在二哥立場,覺得二嫂氣量狹小,然而經過曹壽之事,夫婦間那些鉆心的隱痛,我還能不懂麽?
因為懂得,所以仁慈。
我正自悵然若失,嫂嫂卻又清脆一聲笑:“罷了罷了,我也算回來了,不提那些煩心事了,”二嫂向來不將憂傷之情,長縈心上,愁了一愁,也就言笑如常了,“來,傾城,快來見過夫人。”
二嫂話音未落,只見她身旁四五個女孩中的一個,眼珠機靈一輪,蹦蹦達達,仿佛一瞬之間,出現在我的眼前。
我見這個叫做傾城的女孩兒,確是名副其實,而且,尋常美人只是放在平常女子中,才引人註目,她卻是放在一群美人中,也會引人註目。
二嫂悲喜參半,道:“這幾個烏孫女孩,都是戰亂中的孤兒,從小養在府裏作下人的,你二哥不忍她們既喪了父母又為人奴婢,因此叫我帶到雒陽來,養大了給尋個好歸宿,別人也就罷了,傾城的母親雖是烏孫人,她父親生前卻是你二哥的部下,也是為國捐軀,我想著一則小姑跟前沒有頂事的人,傾城是個極伶俐的,你從小養在身邊,只當個臂膀罷,二則小姑飽讀詩書,也多教她些學問禮儀,她也更出條些。”
聽聞二嫂之言,我才發覺為何傾城如此與眾不同,略略深陷的眼窩和高聳的鼻梁,賦予了她一種混血的美麗,不細看卻是看不出來的。
我暗暗思忖,聰明是極聰明的,只犀利的眼神裏,流露出一種中原女子沒有的至真與野性。這樣的心性,與一個淑質賢女是不相符的。
我沈吟一晌,淡淡道:“二嫂既對她寄予厚望,我也會盡心教她,只是婦容者,不必顏色美麗,只需清閑貞靜,守節整齊,便是德行出眾的女子了,”我柔視傾城,道,“我給你改個名字,從今以後,就叫燕婉吧。”
二嫂熱喇喇地接口道:“這名字極好,燕婉,還不快謝過夫人。”
燕婉應聲盈然下拜,口中稱謝。
我見她自幼長於西域,然則漢家禮數,面面俱到,不禁心生喜愛。
我將燕婉帶回家來好生教養,然而沒過多久,我就發現,她實在不是個好□的孩子,盡管她心思通透。
我教她背《女憲》,她只用了當初少君背誦時的一小半時光,便即倒背如流,但是很快,這種倒背如流,便成了她引經據典批駁此文的利器,常常對我言道:“得意一人,是謂永畢,失意一人,是謂永訖,難道一個女子此生唯一可做之事,便是討好一個未必對自己真心真意之人麽……”
對這些不經之言,我起先還諄諄善誘,如是幾次,口氣不免漸漸嚴厲起來,燕婉是個極有眼色的,也就不再多言了。
一個女子,或是極美麗,或是極聰慧,都不免有薄命之嫌,她貌既傾城,若再飽學文史,必然不容於世。可是家裏的萬卷藏書,我卻是看她不住的。
燕婉雖知我不喜她多讀書,從不在我面前提及書簡之事,可是不過一二年間,從她口中無意間流露的只言片語,我已經知道,家裏的大半書籍,已被她覽之無餘了。
不過,燕婉也有她的許多好處,初來曹家時,為了能悉心照顧她,我特意將她安置在外間的美人榻上。那時每日皆是君陶為我端茶遞水的。
一日黃昏,君陶去後園摘花,我便喚燕婉倒一杯茶來。
燕婉端進來時,卻是一杯白水,只細細品之,才覺一點淡淡的茶香。我不覺皺眉,燕婉忙道:“夫人夜間總是翻來覆去,睡不安寧,想必是傍晚所飲之茶太濃,故而睡不好,我在這白水裏摻了一點點茶水,既有茶之清芬,又不會叫夫人睡不安穩了。”
如此體貼心意之事,幾乎日日有之,我對燕婉,真是既真心疼愛,又無可奈何。
二哥當初遠赴西域,只為收覆疆土,但等到永元三年,西域諸國盡數歸漢,朝廷重置西域都護之後,因無人能鎮守西域,只得又命二哥為西域都護,駐守於此。
二哥早已逾天命之年,年少時的一腔熱血,已漸漸沈靜如水,兼之思鄉情切,曾屢次上書朝廷,誠乞骸骨,卻一直未能如願。皇帝亦覺二哥遲暮之年,猶在為國效力,於是決定封二哥為定遠侯,邑千戶。
此時我已被召入宮中,教皇後及諸貴人誦讀經史,穆宗讚嘆二哥的汗馬功勞,使大漢於執政時覆控西域,重整雄風,因此特意囑咐,這道封侯詔書,由我來擬。
這是極大的榮寵,況且這詔書上的文章,也是極容易作的,只照著上意草擬便是。然而我提起筆來,幾番躊躇,筆端顫顫微微,始終落不到紙上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不過再如何厲害,也擋不住二哥的所向披靡。淚水奪眶而出,我的一生,曾為父親,為丈夫,為子女,流過許多的眼淚,只有這一次的淚水,是裹挾著難以形容的喜悅與驕傲的。
二哥留在西域,繼續他立功沙場的征程。幾年之後,二哥向肅宗上了一道奏章,提到“若得龜茲,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”的見解,又提到西域“莫不向化,大小欣欣”。
這道奏折比任何一封家書都讓我更加確信,二哥在西域,尋找到了生命真正的價值和幸福。
一個人最大的幸福,不就是在人生的搏擊中,看著自已的理想一天比一天更接近現實嗎?
最重要的是,二哥的幸福不只在事業上,也在家庭中,二嫂在西域又生了一個兒子,取名班勇,雖說是老來得子,二哥卻絲毫不嬌慣他,親自教他打馬射箭。
我讀著二哥的家書,不由微笑,當日父親總責怪二哥不肖,如今二哥,卻是要精心培育這個幼子,讓他子承父業呢。
作為對二哥長年駐守西域的獎賞,朝廷拜二哥為將軍長使,恰逢烏孫侍子歸漢,二哥便派下屬李邑護送烏孫使者,東行入漢。
誰知李邑行至半途,正值龜茲進攻疏勒,大為惶恐,為掩飾自己的怯懦,李邑先向朝廷告發二哥“擁愛妻,抱愛子,安樂外國,無內顧心”,皇帝未信讒言,但是二哥為了向朝廷表明忠心,毅然絕然地遣回了二嫂。
用誣蔑別人的方式保護自己,小人的能量,大約在此,用損傷自己的方式辨明清白,君子的悲哀,大約也在於此。
揀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,我去探望二嫂。
多年不見,二嫂豐姿依舊,只是被迫回京,臉上不禁有幾分憔悴之色。
見了禮,還未落座,二嫂的話便似鍋裏蹦豆般倒了出來。
“平時打仗要多勇武有多勇武,輪到這麽個告密的無恥小人,他那股膽氣也不知跑哪兒了?明明皇上不信李邑之言,才命你二哥決定他的去留。要依著我啊,哼,留在身邊,天天給他小鞋穿,看以後誰還敢做這等沒心肝的事,可你二哥他……”二嫂胸脯起伏,憤憤地道。
我早已知曉二哥寬容李邑,放他回京之事,二哥大將之風,不記舊恨,朝野上下早已傳為佳話,只是這下害得二嫂與二哥相隔萬裏,也難怪二嫂回家多日,仍然餘怒未消。
我婉然笑笑,勸說二嫂道:“此事朝野間早已得知,二哥雖未與二嫂出這口氣,卻因寬宏大量被皇帝和群臣讚嘆不已,二嫂只當自己受些委屈,承全了二哥的賢名吧。”
聽聞二哥賢名播於朝野,二嫂立即轉怒為喜,臉上不禁現了些欣然之色,卻不好意思即刻轉了口風,只瞥了我一眼,得意地笑笑。
我方才進屋時已覺得似有哪裏不妥,此時沈默不語,才始見屋裏只安安靜靜地坐著幾個女孩兒,約摸四五歲,卻不見一個男孩,我心中奇怪,難道班勇才回來便出去玩兒了。
二嫂見我目光流連於幾個孩子身上,嘆了口氣道:“勇兒我沒帶回來,他如今也大了些,留他在他父親身邊,也多多歷練著,比跟著我一個婦人強些……”
二嫂雖如此說,眼眶裏卻早已蓄滿淚水,都是做母親的,我心中湧上一陣難言的酸楚,只還是有些疑惑,因輕撫二嫂之肩,又是好奇又是悲憫,道:“小妹也是做母親的,二嫂有如此心胸,小妹自嘆不如,只是二嫂果真舍得麽?”
二嫂到底是個爽直之人,聽罷偷偷望我一眼,又赧然一笑,道:“我們也是多年姐妹了,我也不瞞你,我沒帶勇兒回來,第一件,確實想他多上進,以後若能子承父業,也算遂了我這份要強的心,想你二哥年輕時,總叫咱們父親嫌他‘子不類父’,做兒子的情何以堪哪!”二嫂攥住我手,眼中淚意更濃,“第二件,我也不怕小姑私心裏覺得我拈酸吃醋,你二哥身邊,如今也有幾個姬妾,雖沒名份,也還算得寵,我這一走,只怕她們更要朝夕相陪,我們雖是多年夫妻,可我這一走,恩愛到底是要淡的,留勇兒在他身邊,也是時時提醒他看在兒女面上,別忘記夫妻的情分。”
我心中一震,百感交集。匪我思存的愛情,即便有,也是鳳毛麟角。若在以前,只怕我難免站在二哥立場,覺得二嫂氣量狹小,然而經過曹壽之事,夫婦間那些鉆心的隱痛,我還能不懂麽?
因為懂得,所以仁慈。
我正自悵然若失,嫂嫂卻又清脆一聲笑:“罷了罷了,我也算回來了,不提那些煩心事了,”二嫂向來不將憂傷之情,長縈心上,愁了一愁,也就言笑如常了,“來,傾城,快來見過夫人。”
二嫂話音未落,只見她身旁四五個女孩中的一個,眼珠機靈一輪,蹦蹦達達,仿佛一瞬之間,出現在我的眼前。
我見這個叫做傾城的女孩兒,確是名副其實,而且,尋常美人只是放在平常女子中,才引人註目,她卻是放在一群美人中,也會引人註目。
二嫂悲喜參半,道:“這幾個烏孫女孩,都是戰亂中的孤兒,從小養在府裏作下人的,你二哥不忍她們既喪了父母又為人奴婢,因此叫我帶到雒陽來,養大了給尋個好歸宿,別人也就罷了,傾城的母親雖是烏孫人,她父親生前卻是你二哥的部下,也是為國捐軀,我想著一則小姑跟前沒有頂事的人,傾城是個極伶俐的,你從小養在身邊,只當個臂膀罷,二則小姑飽讀詩書,也多教她些學問禮儀,她也更出條些。”
聽聞二嫂之言,我才發覺為何傾城如此與眾不同,略略深陷的眼窩和高聳的鼻梁,賦予了她一種混血的美麗,不細看卻是看不出來的。
我暗暗思忖,聰明是極聰明的,只犀利的眼神裏,流露出一種中原女子沒有的至真與野性。這樣的心性,與一個淑質賢女是不相符的。
我沈吟一晌,淡淡道:“二嫂既對她寄予厚望,我也會盡心教她,只是婦容者,不必顏色美麗,只需清閑貞靜,守節整齊,便是德行出眾的女子了,”我柔視傾城,道,“我給你改個名字,從今以後,就叫燕婉吧。”
二嫂熱喇喇地接口道:“這名字極好,燕婉,還不快謝過夫人。”
燕婉應聲盈然下拜,口中稱謝。
我見她自幼長於西域,然則漢家禮數,面面俱到,不禁心生喜愛。
我將燕婉帶回家來好生教養,然而沒過多久,我就發現,她實在不是個好□的孩子,盡管她心思通透。
我教她背《女憲》,她只用了當初少君背誦時的一小半時光,便即倒背如流,但是很快,這種倒背如流,便成了她引經據典批駁此文的利器,常常對我言道:“得意一人,是謂永畢,失意一人,是謂永訖,難道一個女子此生唯一可做之事,便是討好一個未必對自己真心真意之人麽……”
對這些不經之言,我起先還諄諄善誘,如是幾次,口氣不免漸漸嚴厲起來,燕婉是個極有眼色的,也就不再多言了。
一個女子,或是極美麗,或是極聰慧,都不免有薄命之嫌,她貌既傾城,若再飽學文史,必然不容於世。可是家裏的萬卷藏書,我卻是看她不住的。
燕婉雖知我不喜她多讀書,從不在我面前提及書簡之事,可是不過一二年間,從她口中無意間流露的只言片語,我已經知道,家裏的大半書籍,已被她覽之無餘了。
不過,燕婉也有她的許多好處,初來曹家時,為了能悉心照顧她,我特意將她安置在外間的美人榻上。那時每日皆是君陶為我端茶遞水的。
一日黃昏,君陶去後園摘花,我便喚燕婉倒一杯茶來。
燕婉端進來時,卻是一杯白水,只細細品之,才覺一點淡淡的茶香。我不覺皺眉,燕婉忙道:“夫人夜間總是翻來覆去,睡不安寧,想必是傍晚所飲之茶太濃,故而睡不好,我在這白水裏摻了一點點茶水,既有茶之清芬,又不會叫夫人睡不安穩了。”
如此體貼心意之事,幾乎日日有之,我對燕婉,真是既真心疼愛,又無可奈何。
二哥當初遠赴西域,只為收覆疆土,但等到永元三年,西域諸國盡數歸漢,朝廷重置西域都護之後,因無人能鎮守西域,只得又命二哥為西域都護,駐守於此。
二哥早已逾天命之年,年少時的一腔熱血,已漸漸沈靜如水,兼之思鄉情切,曾屢次上書朝廷,誠乞骸骨,卻一直未能如願。皇帝亦覺二哥遲暮之年,猶在為國效力,於是決定封二哥為定遠侯,邑千戶。
此時我已被召入宮中,教皇後及諸貴人誦讀經史,穆宗讚嘆二哥的汗馬功勞,使大漢於執政時覆控西域,重整雄風,因此特意囑咐,這道封侯詔書,由我來擬。
這是極大的榮寵,況且這詔書上的文章,也是極容易作的,只照著上意草擬便是。然而我提起筆來,幾番躊躇,筆端顫顫微微,始終落不到紙上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